10余辆来自天津氢鸿新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氢鸿新能)的氢能重卡在河北省黄骅港码头繁忙地穿梭作业;荣程集团携手北京天海、吉利远程着手研发200千瓦氢燃料电池重卡;在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内,企业的左右邻成为产业链的上下游……
作为京津冀产业协同“六链五群”之一,氢能产业发展对于区域能源转型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三地加力建设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,重点发展氢能装备、燃料电池装备两条子链,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、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、河北张家口氢能产业创新园等载体,合力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末,三地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辆约6000辆,建成加氢站70余座,初步形成以能源供应为基础、以示范场景应用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牵引的氢能产业发展布局。
优势企业携手强链延链
解锁更多跨区域场景应用
11月5日,早晨7时,河北省黄骅港。
氢鸿新能持有的6辆氢能重卡载着利和知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近200吨新材料缓缓驶入港区。停靠卸货后,工人们随即驱车返回该公司所在地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新材料园区,开始下一轮送货。
在河北省黄骅港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氢能重卡的忙碌身影。据氢鸿新能董事长韩玉会介绍,目前公司有10余辆氢能重卡“常驻”黄骅港,主要承运糖、煤炭、砂石料、化肥、粮食等货物,平均每周运货量超7000吨。
“最近,我们刚忙完一艘载货7万吨的船舶货品集疏运工作。”韩玉会告诉记者,近年来,氢鸿新能在京津冀地区与30余家客户达成物流业务合作,运营了120辆氢能重卡,平均每天的货物运输量超过3000吨。
业内人士表示,近年来,京津冀区域货运需求旺盛,年货运需求总量约占全国的14%。眼下,三地正在共同挖掘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场景,打造氢能廊道,协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。
不久前,荣程集团宣布携手北京天海、吉利远程两家企业共同研发200千瓦氢燃料电池重卡。“北京天海负责核心设备零部件的制造,吉利远程负责驱动系统研发和整车生产,我们负责总体设计和组装,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完成研发工作,明年年初争取应用在氢能重卡上。这款重卡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续航里程更长,燃氢成本更低,单位里程耗氢量可节约15%左右。”据荣程集团党委副书记柴树满介绍,截至目前,该公司在津累计推广氢能车辆650辆,累计加氢近1800吨,货物运输量达2000万吨,行驶里程超2100万公里,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7000吨。
近些年,京津冀共同建立氢能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,联合完成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图谱绘制和梳理分析工作,形成推动强链延链工作的“底数图”和“导航图”。去年,三地氢气产业链重点企业达122家,涌现出北汽福田、亿华通(26.350, 1.05, 4.15%)、中船派瑞、天津大陆、安瑞科、新氢动力等一批领军企业,在共同推进重大示范项目建设中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与应用协同基础。
